精彩評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貸款消費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和個體的選擇。在享受貸款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逾期還款疑惑也日益凸顯。本文將以抵押貸款逾期案例為切入點分析逾期貸款的應對方法及應對策略。
抵押貸款是指借款人以一定價值的不動產或動產作為抵押物向貸款機構申請貸款的一種融資形式。在抵押貸款中若借款人未準時償還貸款本息則會觸發逾期還款疑惑。以下為兩個典型的抵押貸款逾期案例:
案例一:王某在2022年7月28日向某銀行申請抵押貸款約好在2024年7月10日前償還貸款本息。王某在預約的還款日期前未能償還逾期本金及利息(含罰息、復利)共計934559元。
案例二:許某甲、趙某某在2023年1月因未準時償還某銀行借款欠款本息共計28034萬元,經銀行多次催繳仍未償還。
一旦發生抵押貸款逾期借款人應盡快與貸款機構取得聯系,說明逾期起因,并尋求延期還款或調整還款計劃的可能性。貸款機構會依照借款人的實際情況,考慮是不是給予一定的寬限期。
按照《人民合同法》的規定,借款人未依照協定的期限和數額償還貸款的,理應依據協定的利率支付逾期利息。如案例一中,王某需承擔2022年7月28日起至債務履行完畢止的相應利息及罰息(借款利率按年利率75%計算,依照合同預約貸款逾期后從逾期之日起利息按借款利率3倍)。
若借款人無法補上逾期貸款,貸款機構會向起訴,有可能選用財產保全措施,包含凍結借款人及貸款擔保人的銀行賬戶存款。如案例二,許某甲、趙某某因未按期償還借款,被某銀行訴至。
在抵押貸款逾期的情況下,貸款機構有權依法處置抵押物。處置抵押物所得款項將優先用于償還逾期貸款本息。如案例一中,王某的抵押物也許會被拍賣或變賣,所得款項用于償還逾期貸款。
借款人在申請抵押貸款時,應充分評估自身的還款能力,合理規劃貸款額度,避免因還款壓力過大造成逾期。
借款人在簽訂貸款合同前,應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尤其是關于逾期利率、罰息、復利等關鍵內容。熟悉合同約好的逾期解決途徑,有助于借款人在發生逾期時采納正確的應對措施。
借款人應珍惜本身的信用記錄,按期償還貸款本息。良好的信用記錄將有助于借款人在未來獲得更優惠的貸款條件。
抵押貸款逾期案例的應對需要借款人、貸款機構及等多方共同努力。借款人應準時償還貸款本息,避免逾期帶來的法律責任和財產損失。貸款機構則應依法選用相應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同時預防抵押貸款逾期也是借款人應重視的難題,合理規劃貸款額度、理解貸款合同條款、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等預防措施將有助于減低逾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