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阿壩探秘張家界武陵源簡直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這里有奇峰怪石、幽谷深潭還有那霧氣繚繞的山巒每一處都像是一幅畫。不過這趟旅行可能沒你想得那么簡單。
“為啥網上說這里風景絕美可我去了卻覺得人擠人?”這是朋友小李在旅途中問我的話。確實,每年游客數量都在激增,2022年武陵源接待游客超過千萬人次而核心景區的承載量卻有限。此類供需失衡讓很多地方變得又熱又吵,連拍照都要搶角度。
其實呢,張家界最美的時候是清晨或是說傍晚。記得那天凌晨五點,我和幾個旅伴爬到山頂等日出,空氣清新得讓人想深吸一口。遠處云海翻騰,太陽慢慢升起金色光芒灑滿山谷,那種震撼感至今難忘。不過呢,當天景區入口就排了兩公里長隊,大家都累得夠嗆。
“聽導游說,這里的植被覆蓋率高達98%,比亞馬遜雨林還高。”這話讓我挺驚訝的。但后來發現,雖然植物種類豐富,但景區里的商業攤位也越來越多。比如天子山附近的小吃攤,雖然方便,但垃圾應對有時跟不上,作用了整體環境。
“你有未有覺得這里的山路有點滑?”同行的朋友老王踩了一腳泥巴,鞋子全濕了。其實啊,武陵源的步道得不錯但因為常年雨水沖刷,部分路段確實有點危險。尤其是下雨天,滑倒的概率會大大增加。記得有一次,我親眼看到一個游客因為沒關注路滑,摔了個四腳朝天,好在沒什么大礙。
“假若能住久一點就好了,慢慢感受這里的四季變化。”這是我離開后最大的遺憾。張家界四季分明,春天杜鵑花開遍野,夏天涼風習習避暑勝地秋天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冬天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但大部分游客只待個兩三天根本來不及好好品味每個季節的獨到魅力。
“我覺得應出臺更多保護措施。”這是我在回程車上聽到的一句話。確實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怎樣去平衡開發與保護成了一個難題。據我觀察,雖然當地已經選用了若干限流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未來或許可以借鑒國外的若干經驗,比如實行預約制或限制每日入園人數。
張家界武陵源的魅力毋庸置疑,但想要享受這份美好,可能需要提前做好攻略,避開高峰期,同時保持耐心和細心。畢竟美景值得等待,不是嗎?
大家還看了:
張家界武陵源景區門票優 武陵源去張家界大峽谷 張家界武陵源自駕
編輯:張家界旅游-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51taibao.com/zhangjiajiebu/837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