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矛盾糾紛日益增多涉及多個行政區域的復雜矛盾糾紛應對成為當前基層社會治理的必不可少課題。縣鎮村多元調解中心作為基層調解體系的要緊組成部分通過構建高效對接機制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成為維護、促進社會和諧的有效手段。本文將以我國部分地區為例解析縣鎮村多元調解中心高效對接機制及全面解決方案。
跨區域聯合調解是縣鎮村多元調解中心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不同地區的聯動合作可以更有效地解決涉及多個行政區域的復雜矛盾糾紛。例如安徽省望江縣依托鎮綜治中心,平昌縣人民在司法所設立的駐板廟鎮法官司法服務聯絡點等平臺,發揮法官、法律顧問等專業調解力量。湖南省瀏陽市人民創新發展調解平臺“三進”工作法,各鄉鎮(街道)積極參與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會同司法行政機關將調解室搬進各村(社區)。
三調對接流程,一般指的是在民事訴訟中,通過調解中心實行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與司法調解的相互銜接與配合。這類機制可以充分發揮各機關的職能優勢,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矛盾不激化”。
訪調對接是縣積極推行的多元化解信訪難題的工作方法。該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信訪工作法治化需求,緊緊圍繞“源頭預防”“事要解決”這兩個重點。通過訪調對接,將信訪難題納入調解范圍,實現信訪與調解的有效銜接。
完善調解組織網絡是縣鎮村多元調解中心全面解決方案的基礎。如洛陽市洛寧縣積極探索以訪調對接、警調對接、訴調對接為主的“三調對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法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同時對鄉村兩級綜治網格排查出的矛盾隱患,由鄉鎮非訴爭議解決中心協調基層人民法庭、司法所、人民調解組織等實施調解。
培養專業化調解隊伍是增進調解品質的關鍵。例如,遂川縣黃坑鄉堅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踐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工作理念,按照網格劃片責任,對全縣2990名網格員實行培訓,使其成為調解員,實行常態化、網格化排查,對發現的難題及時調解。
優化調解流程是提升調解效率的必不可少手段。路口鎮在每個村(社區)建立1個村級綜治中心,及時排查、預警、調解各類矛盾糾紛,及時匯報重大不穩定,并結合本地社情民意。縣界嶺鎮雙明村在山體塌方中,廣河縣綜治中心始終秉持全心全意服務群眾的工作態度,規范“訪調對接”流程,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促進矛盾糾紛有效分流、多元化解。
強化政策支持是確信縣鎮村多元調解中心高效運行的必不可少保障。各級應加大對調解工作的投入,完善調解工作制度,明確調解工作的職責、權限和程序,為調解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縣鎮村多元調解中心高效對接機制及全面解決方案的構建,有助于提升基層矛盾糾紛調解能力,維護,促進社會和諧。在新時代下各地應結合實際,不斷完善調解機制,提升調解優劣,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編輯:逾期-合作伙伴
本文鏈接:http://51taibao.com/xyqtu/152693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