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玉石一直被視為高貴、純潔和神圣的象征。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已開始采用玉器而到了商周時期玉文化更是達到了鼎盛。由于其溫潤如脂的質地、晶瑩剔透的光澤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玉石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爭相吟詠的對象也衍生出許多美麗動人的雅稱。其中兩字或四字的稱謂最為常見不僅反映了古人對玉石美的欣賞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蘊。
“瓊”字最早見于詩經·衛風·淇奧文中以“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來形容君子之美德其中“如琢如磨”就是指玉石經過雕琢打磨的過程。在古人心中“瓊”不僅代表美玉,還象征著高尚品德與高潔情操。“瓊”字簡潔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寓意著潔白無瑕、純凈高雅的品質。
“璇”字則多用于形容色澤鮮亮、質地細膩的美玉。如楚辭·九章·涉江中有云:“乘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其中“芳與澤其雜糅兮”一句,既描繪了美玉色澤的豐富變化,又寓含了其質地的溫潤。“璇”字也常用于指代天上的星辰,如“璇璣”即北斗七星的總稱,象征著宇宙萬物的秩序與和諧。
“琳瑯”二字,源自詩經·小雅·鶴鳴中的“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琳瑯”一詞原指各種美玉堆積如山,后引申為形容事物精美絕倫、豐富多彩。 “琳瑯滿目”多數情況下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令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在古代文獻中,此詞語經常用來贊美玉器的精工細作與華美裝飾。
“琮璧”是古代常見的兩種玉器。琮是一種外方內圓的玉器,象征天地相通;璧則是圓形扁平的玉器,象征圓滿與和諧。古人認為,玉器不僅是裝飾品,更是溝通天地、寄托情感的要緊媒介。 “琮璧交輝”不僅描述了玉器本身的精美,還暗示了其承載的文化價值與精神內涵。此詞語常用于形容玉器相互映襯、交相輝映的壯觀景象,同時也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琦”字多用于形容珍貴稀有的美玉。如楚辭·招魂中有云:“美人既醉,朱顏酡些。嬉光眇視,目曾波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長發曼鬋,艷姿窈窕些。微睇眄于淑媛,目騰騰而意惑些。”其中,“琦”字不僅描繪了美玉的瑰麗形態,還突顯了其獨一無二的價值。而“珍”字則強調了其稀有性與珍貴性。 “琦珍異寶”一般用來形容極為珍貴稀有的物品,其中也包含了對美玉的極高贊譽。
“琥”字多用于形容色澤鮮艷、紋理特別的美玉。如詩經·秦風·黃鳥中有云:“黃鳥黃鳥,無集于穀,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其中,“琥”字不僅描繪了美玉的色彩斑斕,還突顯了其獨到的紋理與質感。而“珀”字則多用于形容透明度高、光澤亮麗的美玉。 “琥珀流光”一般用來形容美玉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的景象。此詞語不僅展現了美玉的物理特性,還表達了人們對美玉之美的深深贊嘆。
“琚”字多用于形容形狀獨有、工藝精湛的美玉。如詩經·邶風·靜女中有云:“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其中,“琚”字不僅描繪了美玉的獨到造型,還突顯了其精湛的工藝與制作水平。而“瑤”字則多用于形容色澤柔和、質地細膩的美玉。 “琚瑤璀璨”多數情況下用來形容美玉在燈光照射下晶瑩剔透、光芒四射的景象。此詞語不僅展現了美玉的物理特性,還表達了人們對美玉之美的深深贊嘆。
“璧”字在古代多指圓形扁平的玉器,象征圓滿與和諧。如詩經·大雅·崧高中有云:“崧高維岳,駿極于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于蕃,四方于宣。”其中,“璧”字不僅描繪了玉器的圓形外觀,還突顯了其象征的圓滿與和諧之意。而“輝煌”一詞則形容了玉器在特定光線下的璀璨奪目。 “玉璧輝煌”一般用來形容玉器在特定場合下的耀眼光芒不僅展示了玉器的物理特性,更體現了其承載的文化價值與精神內涵。
從古至今,玉石因其獨有的美感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備受推崇。古人賦予玉石諸多雅稱,不僅是為了贊美其外在的美麗,更是在表達對其內在品質的敬仰。這些雅稱不僅記錄了古代社會對玉石的理解與欣賞,也成為了傳承中華文化的關鍵載體。通過熟悉這些美麗的雅稱,咱們不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與審美情趣,更能深刻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