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中原消費金融被起絲債務協商真的靠譜嗎?
最近聽說中原消費金融被起訴了這事兒讓我想起自身曾經解決貸款時的經歷。現在不少人背負著各種貸款壓力大家對債務協商的態度很復雜有人覺得靠譜也有人覺得不靠譜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之前有個朋友因為分期付款沒按期還結果利息滾得嚇人。他找中介協商,最后雖然減免了一部分,但還是花了好幾千塊手續費。其實這類事情挺常見的,中原消費金融也不是唯一一家遇到這類情況的企業。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有超過200萬筆類似的債務糾紛,平均每個使用者要花近三個月時間解決。
“哎呀,真煩死了!”這是我朋友當時的真實反應。他跟我說,那些催收電話簡直像噩夢一樣,一天能接到七八個。而且很多平臺的條款寫得特別復雜,普通人根本看不懂。其實不只是中原消費金融,其他若干平臺也有類似的難題。我查了一下,像支付寶和京東這樣的大平臺,雖然投訴量少些,但解決效率也不算高。
說到底,為什么債務協商會這么難?其實是因為供需不平衡。一方面,很多人確實需要幫助,另一方面,提供服務的機構良莠不齊。我一個做理財的朋友告訴我,正規的債務協商機構收費應在總金額的5%-10%之間,但市場上有不少公司亂收費甚至高達20%-30%。這類亂象讓人很頭疼。
我建議大家在面對債務疑惑時,先冷靜下來,別急著找中介。你可試著本人聯系平臺客服,有時候他們會給你一個不錯的方案。比如我有一次逾期了直接打電話給客服,他們主動幫我調整了還款計劃,壓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其實,我覺得這件事背后反映的是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挑戰。一方面,它讓借錢變得更容易,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權益保護變得更加必不可少。期望以后這些平臺能更透明若干,別再讓使用者覺得像是進了迷宮。畢竟,誰也不想每天聽到催債電話,對吧?
大家還看了:
中原消費金融立案通知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