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說起呼和浩特到廈門的旅行很多人腦海里立刻浮現出椰林樹影、海浪沙灘的畫面。但你知道嗎?從北方來的朋友假若只盯著熱門景點打卡也許會錯過不少細節。特別是去曾厝垵這類地方不提前規劃很可能踩坑。
為啥大家都說曾厝垵“變味了”?
其實這事兒得從游客量說起。曾厝垵現在每年接待游客超千萬人次比十年前多了幾十倍!人一多房租就漲原本的小漁村被改成了商業街。我去的時候發現好多店家都在賣千篇一律的紀念品,價格還貴得離譜。朋友吐槽:“花了錢,買到的卻是全國都有的東西。”我當時也覺得挺無奈的,就像逛街買衣服,最后挑不出一件真正喜歡的。
“網紅”濾鏡下的真實體驗
有次我跟朋友聊起曾厝垵的美食,他說那里的小吃“拍照好看,味道一般”。確實如此,我在一家網紅咖啡館點了個招牌甜品,結果入口有點發酸。后來才知道,很多店為了迎合拍照需求,犧牲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不過也不是所有地方都不好。在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我發現了一家手工冰激凌鋪子,老板是本地人,手藝特別地道。他說:“現在年輕人喜歡打卡,但真正懂吃的還是少數。”當時我聽完心里五味雜陳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
“人從眾”的尷尬與反思
說實話,曾厝垵的擁擠程度讓我有點崩潰。那天下午左右,整個村子幾乎水泄不通,連找個座位休息都難。我問旁邊的大叔:“以前這里是不是沒這么多人?”他笑著搖頭:“早些年游客少,路窄車慢,大家還能慢慢逛。現在呢,到處都是人,感覺都沒了原來的味道。”這番話讓我意識到,過度商業化對一個小地方的作用有多大。不過換個角度看,這也說明曾厝垵的魅力還在,不然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擠進來?
未來會更好嗎?還是更糟?
有人說,曾厝垵的疑惑是全國許多景區的縮影。像麗江古城、鼓浪嶼,也都面臨類似困境。其實,我覺得關鍵在于管理方法。要是能限制人流保護本地文化特色,或許能讓游客感受到更多原汁原味的東西。不過我也明白這不容易。畢竟,游客多意味著收入脯商家肯定不愿意放棄眼前的利益。但長遠來看,只有平衡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才能讓這些地方繼續吸引人。
給即將出發的你的建議
若是你計劃去曾厝垵別急著沖進那些大紅燈籠掛滿的店鋪。可以試著問問當地人推薦的小店,或早點去避開高峰時段。我記得那次在一家手作陶藝店里,店主跟我聊了半天,教我捏了一個小杯子,雖然歪歪扭扭的,但特別有成就感。那種安靜又溫暖的感覺,比拍幾張照片更有意義。所以啊,旅行不是趕場子,多花點時間用心感受,才能收獲不一樣的驚喜。
大家還看了:
呼和浩特到廈門旅游團報價
Copyright ? 2000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