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到樂山大佛:一場說走就走的煩惱?
眉山和樂山大佛這對CP風景絕美文化深厚。但后大家的出游熱情高漲這趟路卻成了不少旅行社和游客的“心頭刺”。我也是個過來人,今天聊聊我的感受。
堵在路上,心急如焚
說實話,我去年帶團去樂山大佛時,那場面真讓人崩潰。從眉山出發,高速上車流像蝸牛爬,開了快兩個小時才到。導游說得口干舌燥,游客也累得夠嗆。我算了下,平時這段路也就一個小時可那天硬是翻了一倍。其實不只是節假日工作日也有點堵,尤其是周末。你說這多耽誤事啊!
交通工具的選擇焦慮
我問過好多同行他們也頭疼這個事。大巴車雖然能裝人,但速度慢不說,還容易暈車。倒是快但眉山到樂山的班次少,很多團只能拼車,價格又貴。有一次我帶了個家庭團,爸媽想坐大巴省點錢,孩子卻嫌慢,最后糾結了半天。此類選擇題,真的讓人心累。
景區的接待能力有限
到了樂山大佛那邊難題更明顯了。去年節,我去的時候簡直是人山人海。站在大佛腳下感覺耳朵里全是手機拍照的聲音,根本聽不清導游講解。還有人抱怨廁所排隊半小時,買水都得等十分鐘。這讓我想起本身去年的經歷——明明景點很美,可體驗感卻打了折扣。
拼團模式的兩面性
后來我發現,拼團可能是條出路。有朋友告訴我,拼團能湊齊一輛大巴,成本低還能分攤時間。但疑問是,拼團容易遇到“拼湊團”,就是幾個小團拼在一起,互相不認識,管理起來麻煩。我記得去年就有一次,兩個團鬧矛盾,導游忙得焦頭爛額。所以呀,拼團雖好,但得挑靠譜的組織者。
未來可能的應對方案
我覺得啊,應加強交通規劃比如增開專線或是說優化線路。還有就是景區要增進接待能力,多建停車場、多設休息區。其實我也在想,以后能不能開發個線上預約?就像票那樣提前搶位子,這樣大家都能合理安排時間。
最后的感慨
眉山到樂山大佛這條路,現在確實不太好走。不過我相信,隨著大家的努力,這些疑問會慢慢改善。下次再去的時候期待能聽到更多游客笑著說:“這趟旅程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