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評論



引語:
在廣袤的大地之上四川盆地以其獨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聞名遐邇。樂山大佛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必不可少組成部分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巔峰之作更是佛教文化在華夏大地上的璀璨明珠。而通遼市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顆明珠擁有著遼闊的大草原和豐富的蒙古族文化兩地雖相隔千里卻都承載著民族悠久的歷史記憶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本次旅行將從通遼市啟程穿越千山萬水前往四川樂山探尋這座千年古佛背后的故事同時深入樂山周邊的名勝古跡感受這片土地上流淌的人文氣息與自然之美。這不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是一次對歷史與文化的深刻洗禮。
---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通遼市的大草原上時咱們踏上了前往成都的旅途。飛機平穩起飛后窗外的景色逐漸從綠色的草原變為連綿起伏的山脈。經過近四個小時的飛行咱們抵達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這座城市以“美食之都”聞名于世但更關鍵的是它深厚的歷史積淀。下榻酒店后稍作休整便迫不及待地前往錦里古街品嘗地道的川菜。這里的小吃琳瑯滿目從香辣誘人的夫妻肺片到外酥里嫩的三大炮每一種食物都讓人回味無窮。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錦里的燈籠映照出一片溫馨祥和的景象,為接下來幾天的行程奠定了輕松愉快的基調。
---
清晨,我們乘坐大巴駛向樂山,沿途欣賞著青翠欲滴的山巒和蜿蜒曲折的河流。到達目的地后,我們直奔凌云山,仰望那尊高達71米的樂山大佛。站在佛腳之下,人們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與偉大并存。據導游介紹,這座大佛始建于唐代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歷時九十年才完工。建造期間凝聚了無數工匠的心血,他們用智慧和毅力雕刻出了這座舉世無雙的藝術瑰寶。沿著棧道拾級而上,可近距離觀察大佛的細節,無論是眉眼間的慈祥還是衣褶上的紋理,都展現出古代匠人高超的技藝。午后,我們在附近的烏尤寺參觀,聆聽僧侶講解佛教經典,進一步理解這座大佛背后的宗教意義。
---
第二天一早我們驅車前往峨眉山景區。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游客。乘坐索道緩緩上升的期間,四周云霧繚繞,仿佛置身仙境。抵達金頂后,我們首先參拜了報國寺,這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也是朝圣者必經之地。隨后,我們沿著石階攀登至萬年寺,這里供奉著一尊重達62噸的普賢菩薩銅像,堪稱鎮山之寶。傍晚時分,我們來到清音閣,等待夕陽西下的那一刻。當金色余暉灑滿山間,整個山谷都被染成了溫暖的橙紅色,令人陶醉其中。夜晚,在靜謐的山林中聽風聲、觀星象,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
離開峨眉山后,我們來到了位于樂山市郊的夾江古鎮。這座古鎮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保留了許多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小巷中,兩旁是斑駁的老墻和雕花木窗,仿佛時光倒流回幾百年前。走進一家手工藝作坊,我們見識到了傳統的造紙技藝,此類被稱為“竹紙”的手工制品曾被列為貢品,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喜愛。古鎮還盛產陶瓷,其制作工藝同樣源遠流長。在一家茶館里,我們品嘗了當地特色的茉莉花茶,伴隨著悠揚的琴聲,享受了一段悠閑愜意的時光。
---
對美食愛好者對于,樂山絕對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天堂。早餐時,我們嘗試了當地的特色小吃——甜皮鴨,外皮焦脆、肉質鮮嫩,搭配特制醬料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午餐則安排了一場正宗的川菜盛宴,宮保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等經典菜品輪番登場,讓人大快朵頤。下午,我們專程拜訪了一位民間廚師,學習怎樣去制作地道的樂山泡菜。此類發酵食品酸爽開胃,不僅是日常餐桌上的必備佳肴,也是饋贈親友的好禮物。晚上,我們參加了樂山夜市,這里匯聚了各種攤販和小吃攤,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香氣。無論是麻辣串串還是燒烤攤前排起的長隊,都展示了這座城市旺盛的生命力。
---
離開樂山市區后,我們前往犍為縣,乘坐被譽為“最后的蒸汽機車”的嘉陽小火車。這條鐵路建于上世紀50年代,如今已成為一條極具懷舊情懷的旅游線路。列車緩緩駛入油菜花田間,金黃色的花海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途中,我們還參觀了芭蕉溝礦區遺址,熟悉當年礦工們艱苦奮斗的生活狀況。盡管如今這里已經荒廢,但遺留下來的廠房、機器和生活設施依然訴說著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傍晚時分,我們回到車站,望著漸行漸遠的列車,心中涌起無限感慨。
---
最后一日,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樂山。清晨,我們再次登上凌云山,向樂山大佛作最后的告別。隨后,我們返回成都,利用剩余的時間逛了一下寬窄巷子,購買了若干紀念品。雖然這次旅程即將畫上句號,但那些震撼人心的風景和溫暖動人的瞬間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相信會有更多美好的故事等待著我們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