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玉林那邊有個超大的旅游團要去三亞南山文化旅游區玩,這事兒可熱鬧了。據說有好幾百號人呢!想想那場面,大巴車一輛接一輛,導游的小旗子在人群里晃來晃去,真是壯觀。
“為啥大家突然都想去南山?”
你有不存在想過,為啥現在這么多人扎堆去南山?我問過幾個朋友,他們說那邊風景美、空氣好,還有好多文化景點。但我覺得吧,現在人生活壓力大找個地方放松一下很正常。不過我也關注到一個疑惑——有些人去了之后反而覺得不值,要么排隊太長,要么景點不夠吸引。比如我表哥去年去,說等了半天才看到個佛像,心里有點失望。
“大巴上的聊天,藏著不少心酸”
那天我在車站碰見一個剛從南山回來的大姐,她跟我聊起自身的旅程。她說路上坐大巴七八個小時,暈車的人直喊難實廂里又悶又吵。到了景區后,人多得像趕集一樣,連拍照都要搶位置。其實我覺得啊此類長途旅行對體力和心態都是考驗。特別是老年人,腿腳不方便,走幾步就累得不行。不過呢大姐最后還是笑著說:“雖然辛苦,但看到大海心情真的舒暢?!?/p>
“為什么南山這么火?”
說實話,我覺得南山火起來不是未有道理的。畢竟人家有108米高的海上觀音像,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造像之一。而且那邊還有南山寺、長壽谷這些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相比之下咱們玉林雖然也有不少好玩的,但規模和名氣確實差了一截。數據顯示,南山每年接待游客超過百萬,而咱們玉林若干熱門景點一年也就幾萬人。差距這么大,難怪大家都想往那邊跑。
“小期待背后的大糾結”
其實我也挺好奇的為啥大家對南山那么向往?可能是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心靈慰藉”吧。我同事小李就說:“每次看到觀音像就覺得心里踏實?!钡矣X得這也反映出一個難題——現在的社會節奏太快,大家需要一個地方停下來喘口氣。不過我也擔心,倘若太多人涌過去,會不會破壞當地環境或是說作用體驗?畢竟再美的地方,人多了也會變味兒。
“未來的南山會是什么樣?”
說到未來我覺得南山可能存在變得更商業化。畢竟這么多人去,肯定會有更多商家入駐。不過我還是期望它能保持初心,別把那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弄丟了。就像我上次在海邊散步聽到海浪聲,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假如以后南山變得太擁擠估計此類感覺就沒了。所以啊,大家去之前提前規劃好路犀避開高峰期,這樣既能享受美景,也不會太累。
總之呢這次玉林到南山的大型旅游團活動既讓人羨慕,也讓人思考。期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本身的幸福感而不是被旅途中的瑣事折騰得不愉快。
大家還看了:
玉林出發三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