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玉的世界里青海白玉以其獨有的質地和色澤一直備受藏家青睞。它雖然不存在新疆料的細膩,卻有著本人獨到的韻味和價值。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青海白玉的特點、玉種及其價值。
青海料的細度普遍不高,屬于肉眼可見結構的粗底子料,有時甚至能直接看到顆粒間隙和白棉石紋。倘若把新疆料的內部形態比喻成米糊,把俄料看作是濃稠的大米粥,那青海料恐怕就只能是米湯了。米是米湯是湯礦物結構一目了然。結構:水線明顯!和田玉的礦物結構以毛氈狀為主,但不同的毛氈有不同的織法自然就有不同的表現。青海白玉的結構特點就是水線明顯,這是因為其內部結構較為粗糙,使得光線在穿過時產生折射,形成水線。
說到青海白玉,它的白玉以新坑料為主是一種特別水透的白色。因為方解石成分的作用,反而會有點發灰發臟。這類水白偏透的玉色,輕微閃灰給人一種清透的感覺。而青海料的青玉則是另一個亮點。要是她了塔青之外哪個產地的青玉最好,那么無疑就是青海青料了。青海青玉不僅結構細膩,而且透光性好,適合做部分薄胎器皿。青海青的藍調,更是受到很多消費者的追捧,價格居高不下。
在青海白玉中,有一種被稱為野牛溝料的品種,被譽為昆侖玉中的佼佼者甚至在青海料中也被譽為羊脂玉。野牛溝料具有細密結構和出色的油潤性,其稀有程度不言而喻。如今市場上難得一見,若能覓得一塊,實屬幸事。它的質地細膩,油潤性好,是青海白玉中的珍稀品種。
不過青海白玉也有部分不足之處。相對和田白玉而言,青海白玉缺少凝重感,常見有透明水線。青海白玉淡雅清透、質感冰嫩,缺乏潤感。其特有的翠青色、煙灰色、紫灰色等顏色常與白玉共生一體,過渡自然。與和田白玉的“透”不同青海白玉的“透”更多體現在清透和冰嫩上。
衡量青海料品質的關鍵指標之一就是白度等級。不同等級的白度會直接影響玉石的市場價值。瑕疵程度也是考量青海白玉價值的必不可少因素。常見的肉眼瑕疵涵蓋水線、棉絮、糖點、裂和暗紋等。瑕疵越少玉石的品相越好,價值也越高。 料子的過燈情況也是一個要緊的考量因素。過燈是指通過強光照射來觀察玉料內部的肉質結構。
1994年發現了托拉海玉礦(野牛溝玉礦)曾經有9條礦脈,到1999年9條礦脈中就基本再不存在玉石產出。目前僅僅靠盲目爆破,零星炸出若干玉石出來。這一消息是比較可靠的,目前偶爾還能開采出少量頂級料,但是產量極低,而且極其不穩定,基本是靠運氣碰。
青海白玉以其特別的質地和色澤在和田玉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結構、顏色和油潤性都是其價值的體現。不過它也有若干不足之處,如缺乏凝重感和潤感。對藏家而言,選擇青海白玉,更多的是追求其特別的韻味和美感。而野牛溝料這一珍稀品種,更是值得藏家們關注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