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我?guī)Я藗€大團去土家女兒城玩從衡陽出發(fā)坐大巴花了五六個小時。一路上大家各種抱怨有的嫌車上太悶有的說導航不準還有人覺得景點介紹不夠詳細。這讓我意識到像咱們這樣的大型旅游團確實存在不少痛點。
“堵”在路上時間去哪兒了?
那次旅行大巴車剛出衡陽市區(qū)沒多久就開始堵車了。司機大哥說這類狀況在節(jié)假日特別常見。我算了下,從衡陽到恩施全程約600公里,正常情況下要七八個小時,但遇到高峰期可能得翻倍。想想吧,這么長的時間都耗在路上,游客啥也沒干,光坐著發(fā)呆,心里能不急嗎?我問過幾個同行的游客,他們都說寧愿多花點錢坐飛機或高鐵,哪怕中途換乘也行。你看,這就是效率難題啊。
到了景區(qū)門口我發(fā)現(xiàn)很多游客對土家女兒城的歷史文化熟悉得不多。比如有個小伙子問我,“這里為啥叫女兒城啊?”我當時有點懵,只能隨口編了個故事糊弄他。后來我才明白,其實是因為這里每年都有的女兒會活動,男女青年借此相識相戀。但難題是,這些信息根本沒傳達到游客耳朵里!要是導游能提前講清楚,大家就不會那么迷茫了。我建議以后可以發(fā)個小冊子或是說短視頻,讓游客邊等邊看,這樣既打發(fā)時間又能增加興趣。
說到吃的,我那天帶的團里有好幾個北方來的游客,他們一開始都不習慣這邊的飲食。比如糍粑、臘肉,有些人甚至一口都沒碰。反觀本人,我覺得土家族的特色菜還挺香的尤其是那道酸菜魚,湯汁濃郁,回味無窮。住宿方面也有些槽點雖然女兒城里的民宿價格不算貴,但設(shè)施稍微簡陋了些。有一次半夜停電,我差點以為本人睡在鄉(xiāng)下老家。說實話,此類細節(jié)真的會作用整體體驗。
最讓我感慨的是,土家女兒城的互動項目太少。比如我聽說別的地方有篝火晚會、民俗表演之類的,但這里只有零星幾個攤位賣手工藝品。我就想啊,假使能讓游客參與進來,比如學唱山歌、跳擺手舞,肯定能吸引更多人。那天我和一個導游聊起來,他說預算有限,沒法搞太多活動。可我覺得,只要用心,哪怕成本不高也能吸引眼球。比如能夠組織游客一起包粽子、做糍粑,讓他們親手體驗土家族的文化魅力。
現(xiàn)在年輕人喜歡用部分網(wǎng)絡(luò)熱詞,比如“打卡圣地”“沉浸式體驗”。我覺得土家女兒城完全可利用這些流行語,比如打出“來土家女兒城,感受不一樣的煙火氣”的口號。我還留意到,短視頻平臺上關(guān)于少數(shù)民族風情的內(nèi)容很受歡迎,建議景區(qū)多拍些有趣的視頻,讓游客看了就想來。畢竟,現(xiàn)在誰不是刷著手機做決定呢?
衡陽到恩施這條線上的大型旅游團要想提升體驗,必須解決交通、信息、互動這三大疑惑。其實歸根結(jié)底,就是要把資源好好整合一下。就像我那次帶團的經(jīng)歷一樣,只要用心,就能把游客的痛點變成亮點。下次再去女兒城的時候,我期望不會再聽到那么多抱怨的聲音了。
大家還看了:
衡陽去恩施 衡陽到恩施土家女兒城大型旅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