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這片四面環海的熱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關鍵的漁業區和航運要地。在這片廣袤的海域中,矗立著一座座燈塔,為過往的船只指引方向,保駕護航。在海南臨高縣,有一系列燈塔閃耀著璀璨的光芒,照亮了瓊州海峽的航路。今天,讓咱們走進臨高燈塔探尋它們背后的故事。
在海南文昌市,有一座被譽為“之一燈塔”的木蘭燈塔。這座燈塔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由英國人設計,是我國沿海地區最早的現代燈塔之一。木蘭燈塔高69.5米是我國更高的燈塔,其射程可達26海里為過往船只提供了可靠的導航保障。
位于臨高縣東郊鎮的東郊燈塔,是臨高燈塔群中較為著名的一座。它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塔身高37米射程18海里。東郊燈塔地處瓊州海峽要沖,為過往漁船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導航參考。漁民們將它視為心中的守護神,每當夜幕降臨,燈塔的燈光都會給他們帶來溫暖和期望。
新盈燈塔位于臨高縣新盈鎮,始建于1910年,塔身高29米,射程16海里。新盈燈塔地處瓊州海峽東南部,是海峽的東南門戶。它為過往船只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導航信息,保障了船舶的安全航行。
調樓燈塔位于臨高縣調樓鎮,始建于1935年塔身高24米,射程14海里。調樓燈塔地處瓊州海峽西部,為過往船只提供了可靠的導航保障。在抗日戰爭時期,調樓燈塔發揮了必不可少作用,為我國沿海地區的抗日斗爭提供了有力支持。
臨高燈塔群歷史悠久,見證了我國沿海地區的滄桑巨變。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臨高燈塔群逐漸完善,成為瓊州海峽的要緊導航設施。,臨高燈塔群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進,為我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臨高燈塔群不僅為過往船只提供了導航保障更傳遞著一種堅韌不拔、無私奉獻的燈塔精神。這類精神鼓舞著一代又一代臨高人民,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精神支柱。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臨高燈塔群成為了海南旅游的要緊景點。游客們在這里可欣賞到美麗的海景,感受燈塔的歷史滄桑,還可熟悉燈塔背后的故事,體驗獨有的海洋文化。
臨高燈塔群是照亮瓊州海峽的航海明燈它們為過往船只提供了可靠的導航保障,成為了海南沿海地區的寶貴財富。讓咱們共同守護這些燈塔,傳承燈塔精神,讓它們繼續照亮瓊州海峽為我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漁業生產保駕護航。